租机姐姐认识一个很有上讲心却往往在行动上不给力的朋友。
他每次都是接到了一个任务后,想把这个事情做的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好 。
但是完成任务过程中总是,拖延拖延拖延,看似在努力,其实是把时间都分配在了并不专注的玩儿上面,快到了去验收结果的时候,就变得异常焦虑,希望时间可以倒流。
但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会重复这样的过程。 往往结果都是在他的突击下完成的,结果虽然不差,但与他最初的目标是十万八千里的差别。
对此,租机姐姐有几点关于“如何做行动上的巨人”的经验想给他分享一下。
1)要制定计划和流程并做到具体完善
关于计划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看得到自己的变化,给自己更多的确定性,从而增大自己前进的决心。
但是大多数人会做计划的,都是那些自己不喜欢而且比较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这样往往无法完成而导致没有信心,为了制定更好的计划,租机姐姐希望大家采用“smart原则”来制定计划。
接下来,我就以制定计划为例简要介绍SMART原则
1、Specific:如果是制定计划,务必要写清楚自己要处理的任务是什么;2、Measurable:如果你的计划中写“我要减肥”,不妨设定想要达到的体重或者体脂率;
3、Attainable:譬如一天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不要太多,因为不知道会出现多少突发状况,也不知道自己会浪费多少时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4、Relevant:当你要看一本书时,请思考,到底是工作必要还是兴趣使然,想清楚后再付诸行动,将宝贵的时间放在最有意义的任务上;
5、Time-bound:设定计划时要设定时间节点,以便提升效率以及保证计划性。
每天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完成进度,就能告诉自己今天的行为能够带来好处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2)要强迫自己开始并不断重复计划
租机姐姐发现即使你定了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完美计划,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施,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强迫自己进入计划。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这一切:定闹钟。
你在前一天晚上希望第二天能早起,于是定下了一个闹钟。
而结果往往是,如果你足够困(意志力不足)的话,到第二天,你会不愿意起床。你开始想尽办法关掉闹钟来作弊。
但如果这个闹钟足够强悍(比如有些拍指定照片才能关的变态闹钟)或者把闹钟放的离你非常远,你就拿它没办法了,只能乖乖起床。
而你如果想要让行动变得更高效,你需要不断重复自己计划的行为,并完成它。而行为的重复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把自己需要做的计划变成自己的习惯。
3)要学会休息并给予自己奖励
一个人处于疲劳的状态,是非常触发大脑的享乐主义的。因为大脑会觉得“你快不行了,那就多玩会吧”。
其实,更多的是,大脑在睡眠的时候会排毒。
大脑睡眠不足,很容易造成一些毒素(β-淀粉样蛋白)堆积。大脑在工作的时候还要费些劲去排毒,很容易造成困乏。
我想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的行动力能够保持在高水平状态。所以,给予适当的休息是高效行动力的基础。
老生常谈,给予自己奖励是必须的。每当你完成计划的任务,你可以让自己做一下自己想做的事。比如你认真的学习了一天,你可以奖励自己一场电影或者好好的睡上一觉就能使你满足那是最好的。
4)要切断后路并缩短可用时间
你会在觉得累的时候想玩手机,会在无聊的时候想看电影。
这是因为大脑不想让自己太大压力,怕自己因为压力过大疯掉。这很正常,但是,大脑很多干预实际上是过度的。
所以,我也提议大家适度地切断自己的后路。
比方说关机或者不带手机,卸载自己电脑的游戏,提高自己享乐行为的成本。我记得,歌德的《浮士德》是在自己扔掉衣柜的钥匙后,没法跟朋友出去游玩后专心写的。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缩短可用时间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
有句话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意思是说每当临近任务截止的时间,任务没有完成人会变得很焦虑,但同时也会变得非常有效率。
那你们是不是要说:“这不就是跟你那个空有上进心的人,拖到最后完成任务的朋友一样吗?”
租机姐姐当然不是说要你拖延。
我的建议是:健康作息,充分休息,合理运动和饮食,为有品质的生活花费应当而合理的时间。
虽然你花在其他有意义的事上的时间会压缩你完成任务的时间(有意义的事并不是和我那朋友看似认真,却在玩游戏这样),但是这些事情会让你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减轻你潜意识中感受到的压力(eg. 今天我在图书馆里一天,学到了好多东西),面对Deadline就不会真正的那么焦虑,却一样会迸发出想象不到的效率。
学会理智的缩短可用时间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率,从而行动快速。
©2021 快租365 | 沪ICP备16011127号-1 | 网站地图